在塑料奶瓶市场引起轩然大波的双酚A,也让不少家电消费者感到担忧。不少消费者向本报询问塑料电水壶、咖啡壶和豆浆机等产品是否还能继续购买和使用。
对此,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家电产品,相关部门更加注重电器安全性能的检测,
而对于材质卫生安全的监管则存在一定的盲区。
“塑料奶瓶使用温度仅在40-50℃,而塑料电水壶的使用温度高达100℃。如果其中含有双酚A,那
危险性岂不是更大?”日前,消费者刘先生向本报询问,他家的塑料电水壶已经用了多年,大人孩
子都喝这个壶里烧开的水。虽然是产品,可自从听说了双酚A的问题,就一直不敢用了。刘先
生还告诉记者,他就是想知道这个水壶是什么材质的,按照国家的什么标准生产的,但给企业发了
电子邮件一直没有回音。“现在市场上还有不少电水壶是塑料制品,其中含不含双酚A,希望有关
部门能给予明确的解释。”刘先生这样表示。“惨了惨了,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买了个豆浆机,
塑料杯的那种,都用了好几年了,有没有危险呀?”消费者周女士也这样问记者。她说自从生了孩
子,她就草木皆兵,因为不锈钢豆浆机价格偏高,容积又偏大,做出的豆浆一次喝不了,就选择了
塑料杯的,没想到又冒出了双酚A的问题。
记者在天涯社区等多家论坛上发现,关于食品用小家电塑料安全性问题,已经引起了网友的普遍关
注。塑料电水壶、豆浆机、搅拌机、咖啡壶等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均受到网友的质疑。“这些产品虽
然不是儿童专用产品,可是做出的东西孩子也要喝,如果能够在产品上有明确标注是否含双酚A就
好了。”不少网友这样表示。
材料成分大多无标注
记者在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看到,食品用小家电的产品说明书及宣传页中大多对产品的特点、使
用方法及电器安全指标等有详细的标注,但是对于塑料成分均没有进行明示,部分产品也仅仅是一
笔带过,促销员对此也大多语焉不详。
“我们是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您放心用。”在苏宁北京紫竹桥店,一位小家电促销员
这样对记者表示。对于产品使用了何种材料,该促销员仅告诉记者使用的是食品级塑料。“塑
料的成分是什么呢?”记者继续追问。“您问的太专业了,这我还真不了解。”促销员这样回答。
记者随后又拨打了九阳的服务热线400-6186999,接线员告诉记者,九阳豆浆机的塑料杯是PC材料
的,但是考虑到产品需要高温加热,所以选择的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耐高温高压材料,不会有有毒
有害物质释放出来。“我的豆浆机是前几年买的,那时候还没听说有双酚A的问题呢,我就想知道
到底含不含双酚A。”记者又追问。“我们的产品肯定不含双酚A,您放心用。”接线员还告诉记
者,他们的产品都有相关的检测报告。“她这样说,只能说她是不懂装懂。”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
会长董金狮告诉记者,只要是PC材料,就都含有双酚A。PC塑料的全称就叫做双酚A型聚碳酸酯,
其成分是“先天”决定的,只不过知名企业的产品一般来说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但是不排除一
些不法企业使用废旧PC料制成食品用小家电塑料配件,加热后不仅会有双酚A析出,还会有其他有
毒有害物质释放出来。
生产监管还有盲区
董金狮告诉记者,根据我国及欧、美、日等国制定的有关食品卫生法规,与食品接触的制品和材料
都属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包括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容器、包装材料及涂层、管道、机械等设
施和设备。各国对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的卫生指标均有强制性法律规定。对于PC材料,目前我国执
行的还是1994年出台的《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型品卫生标准》,其中有对重金属
、氯乙烯、苯乙烯等残留单体及挥发物的限量指标,对双酚A也有所限定,但不要求明确标注产品
的成分。新标准有望于近期发布,其中要求婴儿奶瓶中不得含有双酚A,并要求产品进行明确标注
。但是对其他PC食品包装容器仅有限量标准,且不要求进行标注。而这一做法是与欧盟等国的要求
相同的。
记者在海关总署上看到有相关提示,一些出口的用于食品加工的家电遭遇退货,就是由于其塑
料配件等不符合当地相关卫生指标。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欧盟发布了有关电子电气产品的RoHS指
令后,众多国内家电企业开始注意对原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但RoHS指令实施的目的是减少和防
止电子电气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对有害物质的概念定义及限量指标均与食品包装材料有所不同
,按RoHS指令检测合格的材料未必适用于食品包装。在出口被退的产品中,就有因使用酚醛塑料、
ABS塑料而致甲醛、苯乙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例子。
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电热器具试验室主任凌宏浩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标准大多仅对家电
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进行了限定,而对材质则未做明确的要求,因此质检部门对材质的监管便存在
相应的难点。从2006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依据《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对饮水机不锈钢内胆
进行检测。但是对于塑料配件的检测和监管,则需要依据塑料食品容器的相关标准由质监部门或相
关卫生部门负责。
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他们主要对食品包装用塑料膜、各种塑料包装桶等
进行检测,不负责家电产品的材质鉴定工作。
提示
买家电应关注材质卫生安全
塑料在家电产品中使用广泛,据介绍,用于制造与食品接触的零部件时,不仅要考虑机械强度、热
稳定性等物理指标,更要注意残留单体和低聚物及有害挥发物的含量,选择合适的原料。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表示,由于在生产监管上存在盲区,一些企业便打起了擦边球,使
用劣质塑料。一种是以次充好,用工业用塑料代替食品级材料,用非工程塑料代替工程塑料。比如
电水壶外壳应使用耐热PP塑料,但一些企业用的是改性PP材料,添加了很多填料和助剂,或者使用
废塑料进行生产,这也是行业内的潜规则。另一种问题则出在添加剂上,为了掩盖产品杂质过多,
企业大量添加有毒有害的色母料,而这样的产品往往因为具有鲜艳的色彩反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还有,家电用塑料需要添加阻燃剂、抗老化剂等,但这些消费者凭借肉眼都无法分辨,于是一些塑
料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便不添加或少添加,而家电制造商为降低成本,购买此类塑料生产产品,
从而给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埋下了隐患。
根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调查,不少价格低廉的小家电,原料材质都很差,甚至有可能是使用了废
塑料。这些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制成电水壶等食品容器,对人体的危害就更大了
。董金狮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目光短浅,不把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放在心上;
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家电对塑料专用树脂原料有特殊的性能要求,如果完全采用这种高品质塑料进行
生产,产品就有可能失去价格优势,于是一些企业便退而求其次。
对于PC材料中的双酚A,董金狮表示,目前欧盟的禁令也仅仅针对婴儿奶瓶,对于其他产品,则一
方面是通过法规及监管进行严格的限定,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淘汰。据介绍,相对于PC
材料,航空材料制成的产品更为坚固、安全,但成本及售价也要高出不少。
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家电产品,应关注材质的卫生安全,特别是不要单纯图便宜。